5日,人社部就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问题集中答复网友时明确表示,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该部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
推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
问题:弹性退休制度今年会否出台方案?
回应:人社部称,退休年龄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政策,涉及人口结构、人力资源供求、代际关系、社会保障基金平衡等多方面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应是必然趋势。
对于延长企业职工退休年龄问题,存在不同看法和意见。有观点认为,延长退休年龄利于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增加退休后收入和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也有观点认为,延长退休年龄,可能会挤压岗位供给,进一步加剧就业紧张形势。
目前,人社部正在对退休及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科学论证,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
吕井海:提高个人收入延长5年为宜
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吕井海介绍说,从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来看,替代率约60%。也就是说,企业职工如在职时月薪为4000元,根据相应的缴费比例,退休后其每月拿到的养老金约为在职工资的60%,即2400元。如果增加缴费年限,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一则相关人可以延长拿到较高在职工资的时间,另一方面退休时由于缴费年限增加,还会带来养老金上涨的好处。
吕井海介绍,退休年龄如果延长10年,有些人身体条件可能不允许,而延长两三年则效果不明显,为此他建议,我国应以延长5年为宜。
褚福灵:基金增加收入减少支出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表示,我国关于退休年龄的政策还是上世纪70年代制定的,迄今已经约40年,人口预期寿命提高,计划生育也使得缴费人数相应下降,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大变化,使得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如果实行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在此期间原本应退休者继续缴费,一方面弥补了基金总额的不足,另一方面又相对减少了基金的支出额。这将使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和支出更平稳。
吕井海:应刺激经济新增岗位
吕井海介绍,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政策如果实施,也确实会出现老年人占用年轻人工作岗位的问题。对此,国家应该通过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新增更多的就业岗位,来缓解这个问题。
他分析,由于目前民营企业和外企、合资企业吸纳着大量就业人员,为了使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政策能顺利得到执行,似乎还是应该以一刀切的方式加以强制执行为宜。
褚福灵:每年或涉及上千万人
褚福灵表示,如果在全国实行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政策,每年可能会涉及上千万人,并由此导致年轻人无法进入这些岗位的问题。这一巨量岗位无法腾出,可能很难通过新开发岗位等方式一下子化解。
对此他建议,我国应尽快着手建立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制度。可以采取分地区、分行业、分人群,以不同的标准逐步推行的步骤。